
最好的爱情应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?我想莫过于菲·贝利说的那样:“爱情献出了一切,却依然富有。”
在爱情中,我们都希望自己是富足的,是幸福的。只可惜,在现实生活中,很多人的爱情都经不起考验,一旦涉及到了自身的利益问题,就会变得很自私,心里最重要的再也不是爱情了。
就好比在结婚的时候,若是两个人真心相爱,就算遇到了一些阻碍,也会一起商量,一起去面对。在很多地方,说到结婚,彩礼便成为了最大的问题。

有些女方家庭就想着在结婚的时候多要一些彩礼,而男方家庭自然不可能轻易就会同意。若是两个人在这样的分歧下不会替对方着想的话,最后很有可能因为彩礼的问题导致两人无法顺利结婚。
苏霍姆林斯基说过:“真正的爱情不仅要求相爱,而且要求相互洞察对方的内心世界。”
在彩礼的问题上,若是只想着自己的利益,不考虑对方的感受,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,最后都有可能伤了对方的心,导致这段爱情以遗憾收场。
相反,若是两个人都能做到替对方着想,不只是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去坚持的话,结果自然会比你想象的好得多。这样的两个人结婚以后,也更加容易齐心协力地去对抗婚姻生活中的各种困难,成为婚姻中的伴侣,以及战友。

闺蜜晓琴前不久结婚了,婚礼上的晓琴和她的老公很幸福,更是感动了所有人。只是在幸福的背后,两个人经历了很多事情,如今也是好不容易才能携手走入婚姻。
晓琴的老公陈林家境不是很好,父母都没什么文化只能靠着一身苦力去赚点钱。陈林自从工作以后,不管日子有多穷都再也没有向父母要过一分钱。他那时候就想着自己一定要努力工作,然后多挣一点钱,能够让父母轻松一点。
两个人打算结婚以后,晓琴的父母不想女儿以后受苦,提出了彩礼必须要给8万。或许对别人来说8万不算困难,但是对陈林的父母来说,8万确实很难拿出来,就跟陈林商量彩礼能不能少给点。

彩礼是结婚的一种习俗,对于晓琴的父母来说,想多要点彩礼无非是希望把这份彩礼留给女儿,让女儿婚后的生活不至于那么辛苦,有了自己的小金库,至少还能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,不至于吃太多的苦。
只是,在结婚的事情上,谁又不是替自己的孩子考虑呢?晓琴的父母会考虑自己的女儿,陈林的父母自然也会考虑自己的儿子,考虑自己的家庭情况。
两个人平时打工也没挣到多少钱,还想着以后买房子能够帮助儿子一下。如此两个人结婚,陈林的父母自然不想把这些钱全部当成彩礼给了女方。

晓琴知道父母要了8万块钱的彩礼之后,也知道这钱对于陈林家来说就是一笔很大的数字。他们之前在一起的时候就说好了要一起奋斗,一起为未来努力,可要是在彩礼的事情上去为难陈林的父母,肯定会让结婚的事情更加困难。
晓琴主动向父母提出希望他们能够不要彩礼,她相信陈林的为人,也相信她们结婚以后会幸福的。
虽然晓琴这样说了,但是陈林并不同意,他说自己家的条件本就不好,若是在彩礼上还亏待她,旁人会让人笑话她的。还说8万块钱的彩礼他去想办法,让晓琴别担心。

晓琴的父母知道了陈林这番行为后,也为此感动了,便主动提出彩礼就不要了,只希望他们在一起好好地过日子。
婚礼上的时候,虽然大家都知道晓琴是没有彩礼嫁过来的,但是并没有人笑话她,反而很感动他们的爱情,也很为两个人为爱情的付出而感动。
闺蜜的这场婚姻让我明白,有一种爱情超越了彩礼。

罗·伯顿说过:“没有什么绳索能比爱情拧成的双股线更经拉,经拽。”
两个相爱的人,只要是朝着同一个目标一起前进,就一定能够克服生活中的那些困难和阻碍。
在女儿结婚时,父母都会觉得彩礼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,更不希望女儿在彩礼上吃亏。对于这样的情况,其实父母并不是因为贪财,更多的只是为女儿的幸福着想,生怕女儿以后结婚了,日子会过得辛苦。
这样的情况,自然不会父母想要看到的,所以他们才会在女儿结婚前尽量去为女儿争取更多的利益。

父母在彩礼上的坚持仅仅是因为对女儿的爱,所以我们也要谅解父母的心。两个人想要解决这种彩礼上的问题,就得用你们的真诚去面对,让父母看到,就算没有彩礼,你们也能幸福。
当男人爱一个女人的时候,自然会尽力满足女人的要求,不希望她会吃亏,在彩礼的事情上,只要自己能够做到,也就不会计较太多。
可若是男人的能力有限,女人也要理解男人的处境,不能只用彩礼去考验男人的真心。

爱情,需要的是双向的奔赴。
就像波普说的:“爱情的快乐不能在激情的拥抱中告终。爱,必须有恒久不变的特质,要爱自己,也要爱对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