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北光风光无限,茫茫草原绵延。阿鲁科尔沁旗草原上的蒙古族婚礼,有着悠久的历史,它凭着独特的民族特色,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热烈隆重的场面闻名遐迩。
2019年6月26日 ,我在昆都镇巴彦浩力宝见证了这样一场草原上的民族婚礼……





一切都如长生天的安排
在最美好的年纪
让你我相遇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在这吉祥的日子里
我们一起走进婚礼的殿堂
这一天
人们把一切美好赐予新婚夫妇
赐予草原上的万物生灵。


















蒙古族传统婚礼概述
蒙古族传统婚礼敬畏天地和祖先,完美地彰显了蒙古人的文化内涵。它在民族大融合中渐渐地发生了一些变化,但仍然保留着蒙古族传统婚礼的礼数。阿鲁科尔沁旗现行的蒙古族传统婚礼,既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丽之花,又是一部情节精彩的诗剧。
一、乘马娶亲。新郎身着盛装蒙古族服饰,披弓挂箭,骑枣骝马,伴郎随同前往女家。出发前,祝颂人念诵弓箭赞、骏马赞。(1)求亲:“多求则贵,少求则贱” (2)定亲:哈达、奶酒、羊五叉“下定”(3) 择日:喇嘛占卜择吉日 (4)下聘:牛、马、羊,首饰、衣物为聘。
二、闭门迎婿。 娶亲者至女家,向女家敬献一只“碰门羊”和其他的礼物。双方说客斗智对唱,直到女方满意为止,方可开门迎客招待,欢唱婚宴歌曲。(1)备嫁:嫁妆数≥聘礼数.(2)娶亲:新郎骑马三绕彩车迎亲(3)拜火:婚礼中最重要的仪式。
三、婚宴仪式。新郎新娘回到男方不下马,绕蒙古包三圈,之后,携手穿过两堆旺火,接受火神的洗尘。新郎新娘再进入蒙古包,拜佛祭灶,拜见父母和亲友。由专门的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、梳洗换装。婚宴中要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、奶食品、糖果等。新郎提银壶,新娘捧银碗向长辈、亲友敬献哈达、敬喜酒。婚礼场面宏大,气氛浓烈,载歌载舞。
从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婚礼中,我们仿佛看到了蒙古族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,触摸到了古代蒙古族的伦理哲学和生存理念。婚礼中各个程序的赞词,既是蒙古族口头文学的精品,婚礼中的每个程序都洋溢着浓烈的草原气息,让我们体味到了这个古老民族对自然、对生活的赞美和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,同时又深深感悟到一个游牧民族祖祖辈辈对亘古久远诗情的传承。

摄影师简介:张杰,网名“甩手掌柜”。阿旗摄影家协会会员、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。爱好摄影、旅游,曾多次在媒体发表摄影作品。做事踏实,刚毅豁达。“支起架子摄影,放下架子做事”,用朴实的情感记录美好的瞬间。精彩自己,精彩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