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湖北日报讯 图为:汉口江滩,100对新人喜结良缘。(记者 倪娜 摄)
实习生唐小涛 胡逸君
8月17日至23日,第三届中国(郧西)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将盛大开幕,77对全球招募的新人将汇聚郧西县,参加集体婚礼大典。
“报名情况比前两年更火爆。”负责此次报名工作的郧西县团委副书记陈俊同介绍,截至到昨日,已有几百对新人电话报名,55对审查通过。
看来,集体婚礼依旧风靡当下。
一群人“疯”才够味
“结婚,一辈子就一次,要办就得与众不同,记忆深刻。”去年参加单位举办的“地铁情缘”集体婚礼的代国峰说,任何一份浓情蜜意在婚礼现场都会被数十倍百倍放大,他在武汉地铁4号线6标隧道口拥抱新娘的那份浪漫,永生难忘。
近年来,青年心态日益开放,个性婚礼争奇斗艳。集体婚礼自2000年悄然兴起后,不少人步入潮流。“如今,新人对集体婚礼的要求也变高了,婚礼主题必须有创意,如湖之恋、单车迎亲、格格大婚、动车情缘等。”某婚介公司负责人介绍。
两个人“疯”不过瘾,一群人“疯”才够味。今年5月,专门从咸安赶到嘉鱼观看“二乔”集体婚礼的雷波表示,自己的婚礼不想落入大操大办的俗套,环保、时尚、够high的集体婚礼将是首选。
商业化运作成弊端
“目前,武汉市的集体婚礼,多半是企业赞助,现场浓厚的商业氛围降低了婚礼的档次。”打算参加集体婚礼“无门”的李小姐说,自己一直多方打听集体婚礼的报名方式。无奈目前可报名参加的基本上是纯商业集体婚礼,公益性集体婚礼受名额限制,“中奖”概率不高。
“想参加集体婚礼的新人很多,结婚热季每天会有多人来电咨询。”武汉某知名婚庆公司负责人表示,受人力、财力、主题设定等方面的影响,江城只有少数公司举办集体婚礼,且一年不超过4场,“虽能宣传造势,但利润低,且环节复杂”。
“集体婚礼体现了开放的心态,是社会的进步。”武汉大学知名学者尚重生说,但若将其商业化、政治化或娱乐化,便会淡化真爱的价值,让婚礼变为一场空洞的闹剧。
传统观念冲淡市场
然而,即便是成功参与集体婚礼的小夫妻也面临不少尴尬。“我爸妈认为没正式举行过婚宴,没得到亲戚朋友见证不算结婚,必须要求我们补办了一场传统婚宴。”在电台上班的李小姐表示,面对父母的折腾,他们无奈屈从。
“婚礼现场,熟知的人越多越好,这样的见证才有分量。若是陌生人太多,便难以达到相互祝福、分享喜悦的目的。”去年7月参加学校资教生专场集体婚礼的徐琰表示,整个婚礼过程,他最珍视的是千余资教生那响彻云天的尖叫祝福声。
青年参加集体婚礼的出发点各不相同,有的是省时省钱,有的是求新求变,有的是盲目跟风。尚重生建议,在结婚问题上,年轻人不必盲从,“真正的婚姻是一种责任,形式并不需要那么复杂。”